20年能否建起一流大学

作者: 时间:2013-05-23 点击数:

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到底在哪里?5月2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斯坦福大学校长表示,当前中国高校应该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建设上来,而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20年。

就是说,如果有合适的土壤、合适的制度、人才和理念,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是很有希望的。可是,如果以上都没有呢?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就还是个“明日复明日”式的命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同一天,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提出,近年来,高校腐败案有增加势头,目前高校职务犯罪发案部位相对集中,基建、采购、后勤和招生等领域,成为高校腐败重点区域。问题来了,一面是腐败的日益严重,一面是国外大学校长的恭维,我国公众应该信哪一个呢?

有土壤和环境,才有可能谈秋收。学者丁学良在其著作《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提到,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有三个条件:物质实力、制度和精神气质。在我看来,物质实力不是问题,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中往往带着庞大的贪污数字,便是最好的证明。至于精神气质,我国知识群体也不是天生就没有,陈寅恪先生所谓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足以成为中国大学的思想指针。

关键在于制度。官本位与教育行政化、学术抄袭、学术腐败、教育大跃进、死板的职称评定制度……招招致命。所有这些问题共同构建成了中国大学所谓的体制。要图改进,则必然要破除以上制度。这都是老话了,不用再多言。总之,一流大学从来不是我们在主观上发狠就可以发来的,这和外国人的恭维是一个道理,如果官本位的体制不改变,我们还是将其当笑话来听的好。

(《大河报》文/王传涛)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烟台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