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

作者:烟台大学新闻中心 时间:2022-10-24 点击数:

仲春浇灌,收获金秋累累硕果;三秋刻苦,铸就今日荣耀辉煌。暑期多项赛事获奖情况陆续公布,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各项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捷报频传。

近日,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原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揭晓。烟台大学再创佳绩,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学生获奖数目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来自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潘康路和王国瑞、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韩顺与焦方浩获得国家一等奖。同时,学校获得本次大赛的优秀组织协同奖。据了解,“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可的56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大赛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本届大赛以移动通信为主导,横跨人工智能、车联网、大数据、低碳节能等多个行业应用领域,吸引了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近2.5万名大学生、400余所院校参赛,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参赛人数与院校均创下了历年之最。受疫情影响,本届大赛全国总决赛采用了在线虚拟仿真实践赛的形式进行,内容涉及5G物理层过程、5G大规模天线技术与应用、5G基站SA开通与调试、5G+人工智能,重点考核参赛选手对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对于技术掌握的深度和对新技术发展趋势探索创新的能力。

7月10日至13日,在由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主办,北京化工大学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北赛区竞赛”中,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刘野淳子、岳子芊、张金红勇夺华北赛区团队特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据悉,烟台大学连续5年参加该赛事,曾多次荣获一、二等奖,今年终获突破。竞赛内容以《高等学校本科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为主要依据,设置理论比赛、仿真比赛和实验比赛三个竞赛环节,既是对参赛选手的化工原理基础理论、化工单元仿真操作综合技能、实验动手和分析能力进行全面考察,也是对学校化工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的综合检验。赛前,化学化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化工原理教研室教师认真组织,经过多轮选拔,最终确定参赛学生名单。在比赛过程中,三位同学沉着应战、勇于拼搏、团结协作,展现了烟大学子的优良学风和精神风貌,凭借赛前的充分准备以及比赛期间稳定发挥,最终在华北赛区50所参赛院校、15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团队特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

8月4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组委会承办的“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联赛(山东赛区)在泰山学院落下帷幕,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选派的参赛队全部获奖,2019级物联网工程专业杨硕、2020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刘荃、2021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李慎笑等24位同学获省一等奖8项,2020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鹿现章、2020级通信工程专业周艺霖、2021级通信工程专业张亚宁等17位同学获省二等奖6项,2021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凯、2020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孙建坤、2019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张文等9位同学获省三等奖3项。本次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由分赛区按照“半封闭、相对集中”的方式组织进行。比赛设单相交流电子负载、无人机、小车、混沌信号发生器、声源定位跟踪、信号调制度测量等6类题目。烟台大学参赛团队自主设计的电子作品顺利实现各比赛题目的设定任务,获得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8月14日,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明石杯”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赛在烟台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烟台大学“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精度实时光流传感器设计”(项目负责人:刘荃,指导教师:贺鹏飞)荣获全国二等奖,“林木护卫——智能喷涂机器人”(项目负责人:马源,指导教师:王凤云)荣获全国三等奖。“明石杯”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赛是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分赛事,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比赛,大赛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总决赛分为本科组和研究生组,每组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奖项含金量非常高。本届大赛以“智联万物,感创未来”为主题,主要面向智能制造与装备、航空航天、海工装备、微电子与通讯工程、过程装备与流程控制、生物医药、可穿戴电子产品、物联网领域等实际应用背景,比赛内容覆盖了微纳传感器的创新设计、微纳工艺研究、极端条件的标定测试及其智能应用等方面,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本领。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22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大赛)省级赛区评审及公示工作落下帷幕。建筑学院2019级建筑学、2018级环境设计、2018级城乡规划专业报送的作品,在全省26所高校2171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1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4项。“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大赛)作为艺术设计领域的高水平知名赛事,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赛事之一。在本次比赛中,建筑学院积极策划、精心组织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专业在内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赛,通过赛前宣讲、创作动员、专业教师指导等方式,用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70余件作品设计,最终在省级赛区中收获颇丰。接下来,获奖的29件作品将继续进军全国总决赛,与来自其他高校赛区的获奖作品一起接受专业评审,角逐全国总决赛各个奖项。

谈及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得好成绩的心情,获得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一等奖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研究生潘康路与2021级研究生王国瑞表示:“当得知我们获得一等奖时,内心的激动之情无法言表。感谢指导老师在备赛阶段给予的帮助。我们深知成绩只代表过去,通过比赛也暴露出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迎接新挑战,取得新成绩。”在谈到参加这次比赛的意义,王国瑞坦言道:“这次的比赛紧跟5G发展前沿,重点考察对于5G通信物理层框架的理解和大规模天线的配置。物理层框架部分对于工程实践知识要求高,天线配置方面更多的要求天线覆盖和优化计算。通过两者的学习,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5G的底层运行原理,有助于启发创新思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在第十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建筑学专业綦峰同学在提到创作获奖时谈道,“设计应该具有无限可能,在这棵大树上孕育着热爱和专业的种子,通过比赛长时间地对作品进行打磨,自己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作品外化的表达,更有自己对内涵创作的思考,道路漫长,坚持努力才有惊喜!”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烟台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